“有时去治愈;常常去帮助;总是去安慰。”是写在100多年前特鲁多医生墓志铭上的三句话,这段铭言越过时空,久久地流传在人间,至今仍熠熠闪光。它告诉了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,不仅仅是要治疗、治愈疾病,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。
那是一个很平常的下午,我们按部就班的做着手中的工作,整理完手上一个个待处理的任务,一眨眼间,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17:00,这时,一个老年人步履蹒跚的从楼梯间门口走出来,看到我们后,用手焦急地比划着(说着方言,我们也听不大懂),从言语中大致提取到一个信息“听力障碍,和家人走散了”,感受到老人的焦急,我们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,安抚老人在大厅候诊区坐下,询问她能不能说出一个家人的电话号码,她不停的挥动着手说“不认识字”,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了。猛然抬头看到她手中提着的CT胶片袋,长期在前台的工作经历告诉我这下有办法了:通过CT胶片袋可以查看到门诊号码和姓名,有了门诊号我们就可以查到她今天去了哪些科室,就有希望准确的查询到联系电话,按老人的情况,很大可能是家属的电话。于是找到当班医生通过门户系统查到了联系电话,真幸运!电话接通了,联系到了老人的儿子,电话那头却传来我们保卫科同事的声音:“放心!我们会尽快到门诊6楼来接她的。”原来,与此同时,老人的家属也找到了我院保卫科寻求帮助。
得到保卫科同事的肯定答复后,我蹲下来,轻抚老人家单薄的后背,尽可能用简单的话语告诉她“您坐在这里不要走动了,您儿子马上就会来接你,我们陪着您!”突然,老人号啕大哭,这一声哭泣我看着很心酸,很多话语也无从表达,只能递上一张纸巾为她轻轻的擦拭泪水。在哭声中,我们感受到,在她和儿子走散的这段时间有多无助、恐惧;在哭声中,我们也能感受到老人家终于从我们这里得到安全感后的放松、释然。在我们的陪伴和安抚中,老人儿子也急切的从一楼跑上来接到了她。临走时她紧紧地拉着我的手,不断的说着“谢谢!谢谢你......”,我的眼眶也红了......
这样的场景我们门诊的老师们可能都遇到过,每个人都有着高度地警惕性,有时候遇到一个小孩独自一人出现在电梯里,在走廊的徘徊无助的老人等等。庆幸我院有着强大的联动系统,让我们在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情况,都能向患者表达着一种信念——来到了我们医院,安心就好!就像服务效能提升班赵丽群老师所说的:让每一个患者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认可、被尊重和被关怀,医院也将成为一个有温度、有阳光,人情暖暖的地方!人文关怀,我们一直在路上!
文|健康管理中心 肖蕾